(承上篇)經過上述評估後,時機適合就可以開始進行吞嚥訓練,常見的吞嚥訓練可分為間接訓練和直接訓練。所謂間接訓練是不直接吃東西,而是指口腔運動的訓練和吞嚥反射的啟發。『口腔運動訓練』,包含舌頭的前後、左右、上下的活動,嘴巴用力抿嘴及閉氣鼓頰,一日三餐用餐前做且每個動作做10下。『吞嚥反射啟發』是利用冰水做冰刺激或檸檬水做酸刺激,以棉枝沾冰水或檸檬水,刺激懸壅垂兩側與舌根由後往前按摩,啟發吞嚥反射,有時也會啟發避免異物誤入氣管的咳嗽反射,一日三餐前空腹情況下訓練。
等到吞嚥反射啟發能在一秒鐘內出現反應,就可以開始嘗試由口進食的直接訓練,可以依據國際吞嚥困難飲食標準(The International Dysphagia Diet Standardization Initiative, 簡稱IDDSI)(見下圖)進行訓練。固體食物依質地分為3~7等級,等級越高難度越高;液體飲品依濃稠度分為0~4等級,等級越低難度越高。
一開始可以先試糊狀、凝聚性比較好的食物,如壓碎的布丁、蒸蛋、優格、豆花、果泥等,取半茶匙的量由口腔側邊放入,並以茶匙壓舌頭提醒咀嚼食物形成食團,啟動吞嚥反射將食團吞入。
當吃的量越來越多且速度越來越快,也就可以開始嘗試不同的食品並增加困難度,如玉米濃湯(濃湯部份)、優酪乳,待進食狀況順利就可以再嘗試米漿、豆漿。再來就是紅茶、咖啡,此時也可以開始嘗試吃易咬的蛋糕或易融化的餅乾增加咀嚼經驗,大小約1.5cm,並搭配液體協助吞嚥,最後像ㄧ般人一樣可以嘗試喝水。
喝水可以說是最困難的部份,剛開始可以先將少量的水含在嘴巴,然後做漱口狀並閉氣將水吞下。如果這階段喝水還是會有嗆咳情形,可以考慮於水中加入增稠劑(如:快凝寶、輕鬆吞…等),將水調至不會嗆咳的稠度以水糊方式飲用。
近幾年有些醫療院所會搭配使用『吞嚥電刺激』,以電流刺激吞嚥相關肌群的活動能力,進而改善吞嚥狀況。等到三餐進食的量和一天攝取的水量都足夠,體重也維持在適當範圍,就可以考慮拔除鼻胃管。
拔除鼻胃管的過程除了需要反覆學習、練習,也需要接受專業建議隨時調整飲食質地,若當吞嚥過程中有反覆嗆咳情形出現、痰量變多且發燒現象,就需要立即停止。雖然鼻胃管拔除的過程辛苦,但是訓練成功後就可再次體會享受美食的樂趣,所以再多的努力和堅持都是值得的哦。(以上資料整理自訪談盧志芬語言治療師)

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sohealthy.com.hk/health/22/2022/iddsi%E8%BB%9F%E9%A4%90%E6%8C%87%E5%BC%95/